强制加好友、关注公众号、获取个人信息!二维码竟成点餐“拦路虎”……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近日,市民吕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反映,她就餐时发现,德城区一家餐厅要求“扫码点餐”,扫码后却出现另一个二维码,翻了半天也没找到点餐界面,被服务员提示识别该二维码加好友后才能弹出点餐界面,吕女士操作了半天才开始点餐。市民必须“被迫加好友”才能点餐,餐厅这一行为让吕女士很是不解。

如今,越来越多的餐厅为了方便市民就餐实行扫码点餐,然而扫码点餐变得越来越复杂,似乎已失去方便的初衷。近日,记者走访德州城区餐饮市场对此进行调查。

记者调查:部分餐厅扫码点餐越来越复杂

如今,扫码点餐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部分餐饮店存在线上扫码点餐操作烦琐的情况,有的需要关注公众号才能下单,有的则会跳出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

3月17日,记者来到吕女士所述的餐厅落座后,被服务员告知需要扫码点餐,随后记者扫描了桌面上的二维码,出现的并不是点餐界面,而是一个带有二维码的网页,并注有“扫一扫、添加好友、点击链接”的提示。记者研究了半天才发现,并没有直接点餐的通道,就餐者需要识别二维码后出现微信名片,提交申请“加好友”,加上店铺官方微信后,才会自动弹出点餐邀请,并发出欢迎语,不加好友就没法消费。记者一系列操作下来,步骤繁琐,至少需要2分钟才能开始点餐。

记者采访发现,在众多扫码点餐中,有的是扫码直接进入小程序点餐,有的是扫码进入一个H5页面点餐,还有的是扫码先关注公众号,公众号推送点餐链接,消费者再点击链接然后点餐,也有个别商家使用扫码“加好友”点餐的方式,还有许多餐厅存在进入点餐界面需要用户授权姓名、性别、电话号码的行为,甚至有餐厅点餐前必须要注册会员,强制用户输入生日信息等。

除了扫码点餐“被迫关注”,也有市民反映,许多餐饮店排队取号后,也需要关注公众号才能查看排队进度。“一般会给一个带有二维码的排队号码,如果取号后不在现场等待则很容易过号,只有扫码关注公众号才能及时获取排队进度,不关注公众号就无法从线上得知最新排队情况。”市民赵女士在某餐厅排队等待时说。

市民呼吁:让扫码点餐回归方便初衷

对于几乎成为餐厅标配的扫码点餐,记者也采访了多位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多数市民认为,餐厅设置扫码点餐本是一项便捷举措,却有个别商家做得越来越复杂,扫码点餐就像剥洋葱,剥开一层还有一层,失去了方便消费者就餐的初衷。

“下单界面如此复杂,二维码应该是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怎么反而成了‘拦路虎’?”对于餐厅的扫码点餐“强迫加好友”的行为,吕女士吐槽说。

“95后”消费者冯女士表示,这个过程不仅较为烦琐,降低了用餐体验感,而且很多与点餐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也被餐厅强制获取。

“60后”消费者郑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现在扫码点餐、扫码付款等形式并不是很方便,有的页面操作过于烦琐。“在索要纸质菜单点餐时,如果是在餐厅的用餐高峰,效率并不是很高,有时候喊半天都无法点餐,还是希望线上和线下点餐都能够保证用餐体验。”

其实,对商家而言,扫码点餐不仅能方便市民,还能减少服务人员数量,降低人工成本。然而不加好友就不能点餐、不注册会员填写信息就无法点餐……各种扫码问题不仅影响了消费体验,还极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对此,市民呼吁,商家提供的扫码服务应做到透明、必要、自愿,尊重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不要让“消费便利”成为“消费烦恼”。

业内人士:规范扫码点餐需多方发力

如何简化消费,规范扫码消费乱象?有专业人士认为,需要从政府、商家、消费者等层面一起发力。

该专业人士建议,明确商家提供服务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边界和条件,设置商家使用二维码服务的资质门槛,严厉打击违规使用二维码套取个人信息的乱象。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或修订互联网餐饮行业服务规范,建立互联网餐饮服务的法律框架,明确线上点餐、支付等服务的操作规范,规范商家的公众号推广行为,禁止强制要求消费者加好友、关注公众号或下载App作为提供服务的前提。

此外,商家应当加强自律并优化服务。商家内部对扫码消费环节进行多重审核,消除不必要、不合理的关注、下载等点餐要求;应认识到持续经营和可观的盈利需要依靠优质的商品和专业的服务,而不是过度依靠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精准投送。如果仍然采取扫码服务,可以大幅简化界面和操作流程,去除不必要的消费者信息的收集,减少广告推送和营销干扰。

山东载熙律师事务所的李成宝律师告诉记者,餐厅经营者将关注公众号或使用手机App、小程序作为消费者行使权利或享受服务的前提,并在此过程中获取与服务无关的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

同时,消费者也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能够发现商家哪些行为属于不合理的扫码要求,并认识到这样有可能导致信息泄露和信息侵权。面对有些商家强制扫码关注、下载App等不合理要求,要及时拒绝,也可以更换消费场合或者通过合法途径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