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是新农具”“直播卖货是新农活”……在武城县广运街道孙河沟村流行着这样两句话,越来越火的短视频、直播带货为农村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径,本着线上找突破的目标,孙河沟村村支书孙娟娟变身“带货达人”,用短视频宣传家乡,直播带货自己村的特色农产品,打造属于孙河沟村的专业直播团队开展助农直播,打开电商助农“新世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村居“网红经济”发展之路。
现在的孙娟娟除了忙碌村内的各项事务外,更多的是思考孙河沟村如何能够更好地乘借电商直播的东风。
“最近我们在拍摄各种能够展示孙河沟村风土人情的视频,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这里,这些拍摄和剪辑都是我和村里的几个妇女一起弄的,平时直播她们也会在我的账号上直播卖货,今年我打算培养她们自己的账号,让她们外出学习,成为专业的直播带货主播。”孙娟娟说着自己的想法。
除了在本村内发展,孙娟娟还想联合周边几个村,一起进行电商直播,让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这个想法我从去年就有了,我总觉得人多力量大,让更多的村、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让他们都认识到电商优势的时候,农村电商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孙娟娟如是说。
“我相信‘直播+短视频’带货的意义不只是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还在于让更多的农人、农村以及农业生产活动被看见、被了解、被拓宽价值。”孙娟娟说。
孙娟娟将自己和村庄发展、村民幸福紧紧联系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那句“带领全村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铮铮誓言,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线上粉丝,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农村带头人的诺言,让更多人踏上直播“创新业”的征程。
“调好灯光、摆好支架、按下开播键,每晚8点,我的直播间会准时开播,卖的就是我们村的石磨面粉和花馍。一开始,直播间里的在线观众是个位数,到慢慢地效果好起来,在线人数也达到过千人。2024年春节前夕,我们接到了一个大订单,顾客下单了980个花馍,这都是网络直播给我们带来的生意。”孙娟娟如是说。
现在,孙河沟村的馍馍和窝窝已经形成品牌,进军武城各大超市。孙娟娟通过抖音宣传村里新建的石磨面粉厂,吸引粉丝留言合作,将产品远销省外,为村经济发展赢得新机遇。“我通过视频、直播展示手工花糕、石磨面粉,将家乡的传统手艺、健康产品通过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知晓。”孙娟娟这样告诉记者。
2025年春节,孙河沟村的花馍再次成为“爆品”,为了让销路更加稳定,孙娟娟通过线上直播引流,不少周边的顾客都开车前往孙河沟村购买,就这样孙娟娟也添加了100多人的微信。“以后他们再有需要,就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告诉我,我可以随时做,这样,售卖就不拘泥于直播,也更加及时。”孙娟娟说。
她说,通过直播带货,让不同地方的人都认识了孙河沟的石磨面粉和花馍,外地的武城老乡能够回想起家乡的味道,她觉得很有意义。
“2022年我带领全村成立了麦暖香合作社,实现了从小麦种植到加工面粉再到制作馒头、月饼、花馍等面食产品的一条链。如今,借助网络直播快车,我们村每年增收10余万元,还解决了2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带动大家一起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44岁的孙娟娟是土生土长的孙河沟村人,她性格风风火火,做事干净利落,2019年接任村委会主任,2021年担任村支书。作为80后,孙娟娟是村党支部书记中为数不多的年轻人,更是村支书中为数不多的女性。
2017年,孙娟娟申请了抖音账号,起初是为了记录孩子的成长瞬间,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关注,随着粉丝量的增加,多才多艺的她时常用歌声展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记录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到后来,孙娟娟将视频拍摄的镜头转向了村庄的普通劳动者。她记录农村老人的笑颜,唤醒人们对留守老人的关心关爱;她记录农村的劳作场景,号召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她记录乡村振兴中村民的奋斗付出,宣扬绿色环保,宣传美丽家乡;她记录村民们逗趣欢笑的农村日常,让这些闪光的幸福深深刻在人们心中。在记录之余,她也看到了网络平台的巨大能量,想利用网络平台打开村里石磨面粉的销路,却苦于找不到门道。直到参加了德州市2022年女致富带头人电商专题培训,她豁然开朗,回到村里便开始在抖音账号上建立抖音橱窗和小店。现在她的抖音号“农村女支书”有粉丝2.4万。
不仅仅是农村生活,孙娟娟的抖音号还寄托着孙河沟村民的乡村振兴梦。种粮是孙河沟村人赖以生存的根本,至今也未改变。如何让种出的小麦更“值钱”,一直是孙娟娟思考的问题。很快她从网络平台找到答案。2022年,村里购进了几台石磨机,将小麦磨成了粉,装袋售卖,孙娟娟为了面粉能够“走”得更远,也学习着直播带货,就这样,石磨面粉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