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天渐暖,踏青正当时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3月20日是春分节气。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平分,故曰春分,此后,北半球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春分后,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降水渐增,草木萌发,花卉盛开,是踏春赏花的好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将稳定在10℃以上,天气逐渐变暖。北方地区忙于春小麦播种、春灌等工作,给冬小麦施肥浇水,促进麦苗返青生长。

春分这天,民间流行“立蛋”游戏,人们尝试将鸡蛋竖立起来,寓意迎接春天、祈求好运。这一习俗源于春分昼夜平衡的特点,象征着和谐与新生。部分地区还有春分吃春菜的习俗,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春分时节,阳气升发,宜早睡早起,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和恢复,以更好地迎接新的一天。“一般来说,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较为合适,早上6点至7点左右起床,这样既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又能让我们在清晨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德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主治医师牟倩解释,清晨的阳光,能帮助我们调节生物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此外,牟倩提醒,春分时节运动宜柔缓,以舒展筋骨、畅通气血为主,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体育运动,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需要注意的是,春季运动一定要适度,不宜剧烈导致大汗淋漓,因为出汗过多会导致津液丢失,而损伤正气。

关于穿衣,牟倩也有一些建议:虽然春分后气温逐渐升高,但早晚温差依然很大,如果穿衣太少,很容易受凉感冒。尤其是头部和脚部对寒冷特别敏感,一旦受凉,可能会引发风寒感冒、呼吸道炎症甚至关节炎等问题。“春分时节,穿衣讲究‘春捂’,穿衣可以下厚上薄,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够微微汗出,以散去冬天潜伏的寒邪。”牟倩说,可以等到气温稳定在15℃以上,并且持续一周左右,再逐渐减少衣物,换上轻便的春装也不迟。

春分节气饮食以清淡为主,宜多甘少酸。“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脾虚易致疲乏、四肢无力等。”牟倩介绍,天气转暖,阳气生发,中医学认为,春季养肝是关键,建议此时食用菠菜、芹菜、莴苣等绿叶蔬菜,吃芽菜和野菜,如豆芽、香椿、荠菜等,多吃甘平补脾之食物,如山药、冬瓜、南瓜等,可增强人体脾胃之气。春季容易肝火旺盛,可能出现口干、便秘等,建议食用百合、银耳、梨等,饮用蜂蜜水、菊花水等以养阴润燥,多食用草莓、橙子、猕猴桃等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以增强人体抗力。另外,牟倩提醒:春季不宜滋补,尤其是羊肉等辛热食物,也不宜进食螃蟹、西瓜、冷饮等寒凉生冷的食物。

陌上花开燕归来 春风十里正中分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此时天气温暖、阳光明媚,正式迎来了播种的旺季,各种农作物开始生长,动植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