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说你听”到“全民参与” | 社区慈善基金以“众筹”解“众愁”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终于能听清楚了,真是太感谢了!”今年63岁的张振江因老年性耳聋,左耳听力下降已有多年,日常生活和交流都受到了很大影响。3月18日,德城区新湖街道南市社区举行“健康聆听·无碍沟通”助听器捐赠公益活动,爱心企业为辖区内听障人士捐赠50台助听器,张振江就是受益者之一。此次免费获赠助听器,让他重新听到了清晰的声音,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而这只是我市众多社区慈善基金项目的一个缩影,近日,记者深入探访德城区多个社区,了解社区慈善基金的运营概况。


从“我说你听”到“全民参与”

两年累计筹集社区慈善基金73万元

3月19日,记者从德城区民政局获悉,自2023开始,德城区培育发展社区慈善基金,现已累计孵化培育“幸福小荷”等31支社区慈善基金,吸纳社会善款约73万元,用慈善“小基金”撬动“大民生”,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同时为社区慈善事业注入新动能。

2023年刚启动时,德城区成立了19支社区慈善基金,德城区慈善总会张莉莉回忆,那时人们对慈善事业的认知还是不足的,“社区慈善基金刚成立时,我们基层人员找企业和居民募集捐款,是有一定难度的。”张莉莉告诉记者,“社会认知是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力量,但当时群众普遍对慈善事业的认知不足,群众参与度不高。”

自此,德城区利用了一年时间开展慈善文化“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场、进商户)活动,以接地气的方式让慈善文化走进大众视野,营造出“人人知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浓厚社会慈善氛围。

2024年11月,德城区肖何庄社区“幸福小荷”社区慈善基金正式成立,65名爱心商铺和居民拿着现金纷纷来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你捐一千我捐五百,大家满怀激动地为“幸福小荷”社区慈善基金踊跃捐款12840元,还有30多名爱心商铺代表和居民代表为“幸福小荷”社区慈善基金建言献策。

“我听说社区要建幸福小荷慈善基金,作为肖何庄的一分子,咱也不能落后,虽然钱不多但也是我们居民的心意,希望咱社区越办越好!”爱心居民汪大娘说。

“当初创业时很困难,社区给我免了租金,现在终于能有回馈社区的机会了!”爱心商铺代表金海星少儿托管中心经理吴志强说。

此外,为发挥慈善基金“蓄水池”的作用,畅通“线上+线下”捐赠渠道,社区还开通了“扫码捐”。依托德城区慈善总会德州银行账户,上线四个月吸纳社会公众随手捐赠金额约11万元。从“我说你听”到“全民参与”,群众纷纷加入到这场慈善接力中来,点点星光汇聚成璀璨银河,爱心商铺和居民的暖心举动让肖何庄这个冬天温暖如春。


对接群众需求,建立所需项目

慈善基金以“众筹”解“众愁”

南市社区为听障人士捐赠助听器,城隍庙社区为低保、特困、孤困儿童家庭购买床上三件套、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小而美”的社区慈善公益项目如同慈善毛细血管,精准渗透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

“以前社区财政有限,很多社区治理难题不能及时解决,现在有了社区慈善基金,像改善社区健身器材、座椅等公共服务设施这种小事也能轻松解决。”南市社区党委书记张艳红说。

据张艳红介绍,该社区通过网格员实地走访入户,深入调查群众需求,成立需求台账后,再研究设计慈善项目,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城隍庙社区还利用社区慈善基金配备了1500余本绘本,1100余册图书,为辖区青少年家庭提供了一个优质的亲子阅读平台,并且免费提供课后托管公益服务。

张莉莉表示,为规范社区慈善基金运营,每个社区还配有慈善基金管委会,不仅能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还能开展扶弱、济困、扶老、救孤、助残、助医等方面的公益慈善项目或活动。

此外,德城区依托社区慈善基金精心打造了4个社区慈善空间站,分别是东北街“北厂运河印象”、城隍庙“善暖社区”、堤岭“幸福食堂”、青龙桥“小青龙慈善驿站”。社区慈善空间站作为社区慈善的前沿阵地,整合各类慈善资源,累计开展公益活动400余场,惠及群众12000余人次。

c2f8f9b495508ceba67fb98aa1198eb9_.jpg


积极引导慈善资源

服务基层社会治理

今年,“培育发展社区慈善基金”被列入山东省重点民生实事,引导慈善资源服务基层社会治理成为当下热点话题。

慈善基金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策扶持,近年来,德城区民政局以市局《关于推动社区慈善基金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为基准,又印发了《德城区深化“德行善”慈善品牌建设行动方案(2024年-2025年)的通知》,培塑推广“德行善”高品质慈善品牌,发挥品牌龙头作用,共打造“汇心湖”等7个镇街慈善子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级民生实事任务要求,预计全年新增社区慈善基金不少于10支,并加强社区慈善基金工作业务培训,指导社区慈善基金项目化运转;继续强化‘德行善’慈善服务品牌推介,充分发挥部门、镇街和社区力量,充分挖掘潜在公益慈善资源,加大劝募力度,利用“扫码捐”等方式,引导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便捷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壮大社区慈善基金规模,培育社区慈善基金样板,为全市慈善事业发展贡献德城力量。”德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