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为保障广大游客的人身及财产安全,近日,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旅游风险提醒提示,广大游客参团旅游应注意以下事项:
参团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
参团报名时注意查看旅行社是否具备经营资质,切勿相信未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组织的非法旅游活动,警惕“旅游贵宾券”“旅游赠券”等网络欺诈,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务必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
签订旅游合同要明确线路、行程、景点、交通和食宿安排及标准,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对于一些容易引发纠纷的事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如:购物的地点和次数;住宿的标准(是招待所还是星级饭店,不要相信“准×星”的字眼);交通工具的标准(火车是快车还是慢车,汽车是进口还是国产,有无空调);餐饮的标准(行程几天中共有几顿正餐、几顿早餐);小孩的费用(是否含床位和交通工具的座位)等。签订旅游合同和缴款后索要发票并妥善保管,在旅游过程中一旦发生纠纷,可作为维权凭证。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抵制“不合理低价游”
“不合理低价游”陷阱主要是引诱或欺骗旅游者参加购物和自费项目。旅行社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主要是吸引旅游者的目光,诱骗旅游者再次消费,将再次消费获得利益弥补团费中的“坑”。旅行社的报价越低,游客参加购物和自费项目的次数就越多,后续花费就会越高,即使在合同中标明无必需消费项目,在购物店中游客也要进店停留足够时间,甚至有的导游通过语言诱导、限制人身自由、威胁恐吓等手段,强迫游客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网络报名避免上当受骗
网上报名团队游应注甄意别网上信息的可靠性,要谨慎对待利用QQ群、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旅游广告促销信息,千万不能在选择旅游产品时盲目追求低价。通过旅行社微信公众号报名参团旅游要注意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签订书面的旅游合同,了解组团社及地接社信息,确认所报名的旅游行程,仔细查看是否有不合理的购物、自费等项目。支付旅游费用尽可能不向私人账户转账付款,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材料。
旅游购物须谨慎对待
在外出旅游时,要注意理性消费,不能有从众的心理,以防止上当受骗。购买贵重物品时一定要慎重,即使不是假冒伪劣产品,价格也会远远高于市场价。在旅行购物时,不要轻易相信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随意在旅游景点大量购买旅游纪念品,更不能有别人买了自己不买感到吃亏的从众心理。
文明旅游理性维权
旅行行程中注意言行举止,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自觉遵守《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外出旅游要遵守《中国公民出国(境)文明行为指南》;提前做好行程规划,选择错峰出行,密切关注旅游行程中的天气、卫生、交通、突发事件、社会治安等情况,出境旅游要听从导游(领队)安排,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并及时与当地警方和中国使馆联系。在行程中遇到服务质量问题、强制购物等情况要理性应对,保持冷静,避免与经营者发生激烈冲突。可通过拍照、录像、录音等方式记录问题,收集其他游客的证言,及时与导游或旅行社沟通,如果现场沟通无果,可拨打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投诉电话,或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反映情况,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