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素“应保尽保”,为德州民企发展注入“硬核”支撑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土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快速、高效、低成本地获得项目用地,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全力保障民营企业项目用地需求,实现了土地要素的“应保尽保、应保快保”。1-7月数据显示,全市共供应工矿仓储用地162宗,面积4989亩,其中民营企业项目用地高达137宗,面积3740亩,占比均超过八成,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空间保障。

为解决民营企业初期投入大、资金紧张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局积极创新供地方式,打破了以往单一的“一次性出让”模式。民营企业现在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阶段和资金状况,自主选择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等灵活多样的用地方式。

“这就像是给了企业一份‘用地菜单’,可以根据自己的‘胃口’和‘预算’灵活选择,极大地缓解了前期投入压力。”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灵活的供地模式有效降低了民营企业的拿地成本,让企业能将更多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生产扩张,激发了市场活力。

速度就是效益。为加速民营企业项目落地,市自然资源局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审批流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容缺受理”。对于非核心的申请材料,允许企业在承诺后补交,审批程序同步启动,打破了因“材料不齐”导致的“审批停车”现象。推行“联动办理”、“并联审批”。将串联审批流程改为并联推进,各环节压茬进行,最大限度压减了审批时限。

“过去办手续要跑好几个部门,一个个排队,现在资料交上去,很多流程都在内部并联运作了,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一位近期成功拿地的山东德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丽平对此深有感触。这套“全链条”保障机制,显著减少了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确保了优质项目能够“拿地即开工”。

德州市自然资源局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和开发利用科科长朱林林介绍说,目前,所有保障措施都建立在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的前提下,确保了土地资源流向优质、高效的民营企业项目。这一系列精准、高效的土地要素保障措施,不仅解决了民营企业的燃眉之急,更优化了德州的营商环境,为吸引更多高质量产业项目落户德州、促进全市经济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德州市自然资源局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土地要素保障长效机制,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为德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