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晚播怎么办?德州农技专家支招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近期连续降雨,导致田间积水、土壤湿烂,咱们的玉米收得晚,小麦播种期也推迟了。大伙儿别心急,播种晚不代表产量低!只要咱们科学管理,用好以下技术,照样能打好明年夏粮丰收的基础。“排水是前提,散墒是关键,晚播不晚管,技术夺高产”的总原则。落实(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晚播小麦“四补一促”(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应变措施,全力培育冬前壮苗,夯实明年丰收基础。



抢排积水,晾墒散墒


这是播种的第一步,也是最急的一步。

1. 疏通沟渠:雨停后,立即组织人手或机械,疏通地头沟、排水渠,确保田间积水能顺利排出。

2. 挖沟沥水:对于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地块,要在田间开挖“井”字沟或沥水沟,加速排水。

3. 适时散墒:等地里明水排干,人能下地时,要抓紧用圆盘耙、旋耕机等农具进行浅耕或轻耙,目的是打破土壤板结,让水分尽快蒸发。切记:不要在地太湿、太烂时用重型机械深耕,那样会造成土壤结块,几年都缓不过来!



适墒播种,保证质量


宁可稍晚几天,也要在合适的墒情下播种。

如何判断适墒? 用手抓一把土壤,能手握成团,松手落地后能自然散开,这个时候就是播种的最佳时机。

播种深度:控制在3厘米为宜,浅播利于出苗。

播后镇压:播种后,等表土稍微干爽一些,用镇压器进行轻镇压,可以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保墒提温,利于出苗整齐。



选用良种,以“种”补晚


晚了就得选对种子,这是高产的基础。选对品种,以种补晚。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耐湿能力强的中多穗型品种,做好种子包衣,播种前,必须进行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这能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如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是给小麦苗上的“第一份保险”。坚决避免“白籽下地”。



增加播量,以“密”补晚


晚播的小麦分蘖少,要靠主茎成穗,所以要“精播”变“密植”。

核心原则:适当增加播种量,保证有足够的基本苗数。

具体方法:从咱们当地正常的播种期,一般在10月25号以前播种的大约在30斤就可以了。10月25-31日播种的,亩播种量可以在30-35斤;11月1-10日播种的,亩播种量可以在35-40斤;11月11-20日播种的,亩播种量可以在40-45斤。

温馨提示:虽然要增加播量,但也要有度。一般情况下,每亩总播量最高不要超过45斤,否则太密了苗子弱,反而影响产量。



施足底肥,以“肥”补晚


“胎里富”的苗子才壮实。晚播小麦更要吃饱喝足,才能早发快长。

1. 肥料要足:建议每亩施用18-20-7或相近配方5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作底肥。

2. 重视磷肥:磷肥能促根壮苗,对晚播小麦尤其重要。可以在复合肥基础上,再增施10公斤的磷酸二铵。

3. 推荐技术:有条件的话,尽量采用“种肥同播”技术,让肥料在种子旁边,不烧苗、吸收好,壮苗效果非常明显



加强冬前管理,一促到底


种下是基础,管好是关键。

1. 及时查苗:出苗后要及时查看,发现缺苗断垄的地方,要尽快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后补种。

2. 科学冬灌:若土壤墒情充足则可免浇越冬水。

3. 酌情镇压:对播种后土壤暄松、坷垃多的地块,可在越冬前进行镇压,提墒保苗。

朋友们,人勤地不懒。面对今年的特殊天气,咱们更要相信科学,精细管理。只要咱们把这“晚播麦”当成“精细麦”来种,就一定能把晚播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来年的好收成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三农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