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天衢新区社会事务管理部:
9月中下旬以来的连续强降雨天气,对我市秋收秋种造成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为确保在不利条件下全力打赢秋种攻坚战,我市在全面落实省印发的《“今年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基础上,结合当前土壤墒情、农时紧迫及晚播面积大等具体实际,制定了更具操作性的《“今年德州小麦怎么种”关键技术明白纸》。
请各县(市、区)立即行动,创新宣传推广方式,将省、市两级技术明白纸有机结合,通过村广播、微信公众号、技术培训到田、发放“一张明白纸”到户等多种通俗易懂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精准指导,确保技术要领宣传到每一位种植户、落实到每一块农田,实现秋种技术宣传全域覆盖、不留死角,千方百计保障小麦种足种好,为明年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德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025年10月20日
1、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大型机械无法下地,如何加快农田排水散墒?
连续降雨,导致土壤水分饱和,一些低洼地出现积水,应采取的措施是:一是疏通沟渠:立即组织人手或机械,疏通地头沟、排水渠,确保田间积水能顺利排出。二是挖沟沥水:对于地势低洼、积水严重的地块,要在田间开挖“井”字沟或沥水沟,加速排水。三是距离沟渠较远地块,而且无排水沟地块,或周围无法挖沟地块,要抓紧在低洼地头,挖深蓄水池,利用水泵和小白龙管道及时排水。四是适时散墒:等地里明水排干,人能下地时,要抓紧用圆盘耙、旋耕机等农具进行浅耕或轻耙,目的是打破土壤板结,让水分尽快蒸发。不要在地太湿、太烂时用重型机械深耕。
2、小麦不能适期播种,晚播怎么办?
秋季连续降雨对秋种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农田土壤湿涝,对适时播种、机械作业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麦喜隔年墒”,土壤底墒充足,为今冬明春小麦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今年这种情况,农民朋友不要过于担心,晚播不等于减产,晚播有增产的经验,要坚定信心、选准路子,种足种好小麦,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
一是要播期服从墒情、播量服从播期、进度服从质量。墒散不好,不要急于整地播种,防止粗耕烂种。二是散墒是前提、整地是关键、晚播要精管、集成促高产。越是小麦晚播,越要精耕细作。三是由适期晚播应变为适墒抢播,由减量精播应变为增密补晚,由传统播深应变为适当浅播,由常规施肥应变为按需增肥,由促控结合应变为以促为主。四是保出苗率、保种子根、保群体量、保安全越冬。力争一播出全苗,壮根促分蘖,抗逆防冻害。
3、今年玉米秸秆潮湿,秸秆还田比较困难,该怎么办?
要提高秸秆还田、整地作业质量,奠定良好的播种基础。今年玉米秸秆量大、湿度大,各地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做好秸秆还田利用工作。对秸秆铺倒在地面的,应及时清理移出田外,加快土壤散墒,创造及早整地条件;对田间站立的空杆,根据墒情进行还田作业,防止秸秆过早覆盖地表,影响土壤散墒。在秸秆处理上要着力解决好四个问题:堆积多影响排湿散墒的问题,打不碎影响扎根出苗的问题,埋不深影响地力培肥的问题,菌源大增加病害风险的问题。
深耕翻埋。采用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至5-8厘米,并均匀抛撒全田,结合深耕翻将秸秆掩埋。作业时适当降低速度,确保秸秆粉碎质量。
旋耕混埋。不实施深耕翻的地块,采用“双刀轴旋耕+掺混”方式,结合旋耕整地,将粉碎秸秆与表层土壤均匀掺混。
生物促解。根据秸秆还田量,还田时增施10~15斤尿素和3-5公斤腐熟剂加速秸秆腐解。
离田增值。秸秆离田利于散墒整地。有条件的地区,利用秸秆打捆机就地打捆或人工离田,进行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增值利用。
4、晚播小麦如何选用良种?
晚播小麦冬前分蘖少,甚至没有分蘖,构建合理群体要掌握以“种”补晚,科学选用品种。超过适宜播期后,在保证安全越冬前提下,一定要选择分蘖成穗率高、根系发达、耐湿能力强、抗低温冻害强的中多穗型品种,如济麦22、德麦008、太麦198、鲁研951、良星89、山农40、轮选49、中麦578等。要用含三氟吡啶胺、咯菌腈、苯醚甲环唑、噻虫嗪等成分的复配药剂,增配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黄腐酸钾等产品拌种或包衣,坚决避免“白籽下地”。
5、晚播小麦如何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实现以“好“补晚?
在提高秸秆还田质量,精细秸秆还田基础上,适墒播种:即使播种期推迟也要保证质量在墒情适宜的前提下进行播种,确保苗全苗壮。采用“手握成团、落地散开”的方法进行判断适宜墒情。适当浅播:播种深度3厘米,防止播种过深导致出苗偏晚、苗小苗弱。酌情镇压,适墒播种地块,要大力推广播后镇压技术,增强种子与土壤的密接程度,提高抗旱抗寒能力;对晚播地块,可因地制宜采用深耕深松、旋耕、免耕播种等方式进行整地。漏水性好的沙土地类型,可以在墒情适宜时直接进行翻转犁深翻耕25-30厘米后,直接采用立悬双镇压精量条播机播种;黏土地墒情偏大,晾墒困难地块可秸秆还田后,采用深松机进行深松晾墒,或直接采用带旋耕的免耕施肥播种镇压一体机播种;土壤湿度大,动力不足可采用履带式拖拉机进行田间作业。
6、晚播还需要播前播后双镇压吗?
播前播后双镇压,能够粉碎坷垃,沉实土壤,蓄水保墒,抵御冻害,是多年生产实践证明的一项好技术。今年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墒制宜,播种时实施双镇压作业的,要直接播后采用碎土轮镇压或调整镇压装置,播后适度轻压,防止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播种时不实施双镇压作业的,可在土壤封冻前或小麦返青时进行镇压。土壤湿度较大的地块,播种后墒情适宜时再镇压,要掌握压干不压湿,防止出现因镇压导致的土壤板结,影响出苗质量,播种超过4天不要镇压,以免影响小麦出苗。
7、晚播小麦播量多少合适?
晚播小麦由于播期推迟,冬前积温不足影响产量,因此适当增加播量,依靠主茎成穗是晚播小麦增产的关键。根据不同播期、不同地块和品种确定适宜播种量,10月25日前播种的,亩用种量25-30斤;10月25-30日播种的,亩播种量可以在30-35斤;11月1-10日播种的,亩播种量可以在35-40斤;11月11-20日播种的,亩播种量可以在40-45斤。虽然要增加播量,但也要有度。一般情况下,每亩总播量最高不要超过45斤,否则太密了苗子弱,反而影响产量。
8、今年土壤养分流失量大,晚播小麦根弱、苗小,用什么底肥好,怎么用合适?
连续降雨,雨水浸泡,加快了耕层中养分的淋融和冲失。今年秋种更要注意施足底肥,化肥和有机肥配施,适当增加施肥量,底肥可以亩施用优质有机肥3-4方或商品有机肥50-80公斤,复合肥(配方如18-20-7或相近配方)50-55公斤。二是重视施用磷肥,可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促进分蘖增长,提高分蘖成穗率,亩增施磷酸二铵10公斤。三是增施适宜微生物菌剂,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
9、在土壤湿黏、农时紧迫,特别是地里还有车辙轧沟的情况下,怎么把地整好?
一是提倡深耕。深耕翻能够打破犁底层,消除车辙辗轧对耕层的破坏,实现高质量秸秆还田,促进根系下扎,提高耕地肥力,减少病虫草害发生。具备条件的地方,鼓励进行深耕翻,耕深不低于25厘米。二是分次旋耕。首次浅旋松土、排湿散墒;再进行1-2次旋耕、耙耱,混埋秸秆、打碎坷垃、平整苗床。旋耕深度不低于15厘米。三是抢时免耕。晾墒缓慢、播期紧迫的地块可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
10、小麦出苗后,越冬前怎么管理才能保证明年有个好收成?
一要及时查苗补种。小麦出苗后及时查苗,对于缺苗断垄地块,要抓紧补种同品种种子,确保苗匀苗齐。二要搞好冬前镇压。小麦越冬前应及时采取镇压措施,起到踏实土壤、弥实裂缝的作用,防止越冬期间吊根死苗,确保小麦安全越冬。镇压应在晴天的中午进行。
11、小麦最晚能种到什么时候?产量效益怎样?
冬小麦具有生育期长、自我调节能力强、管理回旋余地大特点,是世界公认稳产高产作物。目前晚播小麦已有完善成熟的“四补一促”技术,即“以种补晚、以密补晚、以好补晚、以肥补晚、以促为主”应变栽培技术,只要精心组织,科学应对,加强管理,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晚播小麦实现不减产甚至增产还是很有希望的。
12、小麦如何做到抗湿晚播?
应按照“整地播期服从墒情”原则田间作业,对耕层土壤过湿麦田整地播种要确保做到“四不宜”:一是不宜过早抢时机械粉碎秸秆,以免秸秆覆盖地表,影响土壤散墒;二是不宜过早使用大型农机耕翻整地,并尽量减少农机进田碾压,以免造成“湿盘”破坏耕层土壤结构而影响小麦出苗和正常生长;三是不宜在土壤过湿时机械镇压,尤其不能播后重压,以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四是不宜盲目抢时早播,避免因土壤湿度大、透气性差而发生烂籽烂苗影响出苗率。历史经验:越是晚播麦越应精细整地,越要提高播种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