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是夏多圩驾驶货车进入俄罗斯的第5天,在行驶了四个小时后,略感疲惫的他驶入乌兰乌德境内一家服务区休整。
他习惯性摇下车窗,左侧司机恰好打开车门,入目的是一位40多岁的俄罗斯中年男子。“嗨!”夏多圩一边摆手一边主动向“老外”打招呼,并带着翻译器下了车,导航失去信号,他要趁机问一下路。
常年在车轮上生活,夏多圩已经习惯了与陌生人打交道。进入“鲁恩”之前,39岁的他已经当了十多年货车司机,多跑上海至新疆线路,有长途运输尤其恶劣路况运输经验,这些都成为夏多圩应聘TIR司机的优势。
“交流起来并不太顺畅。”夏多圩笑着说,俄罗斯地域辽阔,各地口音不同,有时候翻译器“听不懂”对方说了啥,借助手势、表情与翻译器,他们硬“聊”了十几分钟,从路况到天气。夏多圩索性邀请对方来到他车上。一上车,老外就盯着他吃剩的泡面盒研究起来,“这是泡面,外出吃很方便,我们也叫‘方便面’……”没等夏多圩说完,对方激动地喊起来,“我知道,这个很有名!”通过磕磕巴巴的交流,夏多圩得知,中国泡面在俄罗斯很受欢迎。
“拿去吃!”夏多圩大方地递上仅剩的一盒。“老外”不停地说着谢谢,反复翻看但并未打开。夏多圩误以为对方不知道如何吃,准备帮其泡上,老外一边摆手一边把泡面往身后藏,最后对着翻译器说:“第一次拿到中国方便面,带回家给孩子吃!”说罢转身下车离去。

不一会儿,车门被拉开,“老外”抱着一堆吃的上来,火腿、面包、各种俄罗斯小零食……见状,夏多圩立马打开他的“粮仓”,拿出饼干等食物,甚至还摆上一瓶二锅头。“这个只能看,不能喝,一会儿你带走回家喝。”夏多圩指着酒笑着说,两人哈哈大笑。
“俄罗斯火腿就像他们的人一样,热情、坦诚,没有‘科技与狠活’。”夏多圩说,彼时他所剩的食物并不多了。“在异国他乡,当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东西表示认可的时候,那种自豪感,这里是满满的。”这位硬汉用手指着胸膛说,“即便自己不吃,也要把我们的好东西分享出去。”
得益于“老外”的道路经验分享,首次出国门的夏多圩很顺畅地跑了一段路,甚至还抽空欣赏了沿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