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中心主治医师李宁:把先进技术送到秀山乡亲“家门口”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跨越千里山河,承载医者使命。今年7月20日,作为援渝医疗队队长,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中心李宁抵达秀山县人民医院,不仅成功为当地患者完成首例肺癌放疗,更用专业与坚守为秀山县的肿瘤治疗事业注入新活力。

初到秀山,气候的湿热、饮食的辛辣、方言的晦涩,成为李宁面临的第一道难关。但一想到当地患者对优质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他迅速调整状态,全身心投入到秀山县人民医院肿瘤科的帮扶工作中,积极协调队员分工、统筹医疗资源,快速搭建起高效的帮扶工作体系,为后续技术落地与诊疗开展筑牢基础。

“在家门口就能做放疗,不用跑外地,感谢李医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50岁的肺癌患者伍先生(化名)的感慨,道出了当地众多肿瘤患者的心声。说起自己患病的历程,伍先生难掩心酸。因家庭经济拮据、交通不便,自从确诊肺癌后,伍先生一直未能接受规范的放疗治疗,病情也因拖延逐渐加重。“听说援渝专家带来了新技术,我心里一下就亮堂了!”然而,等真正在医院里看到用于放射治疗的“大家伙”时,对放疗流程的陌生、对治疗效果的担忧,让伍先生陷入焦虑,甚至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

了解到伍先生的困境与顾虑后,李宁第一时间带领肿瘤科团队展开多学科会诊(MDT),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肿瘤分期、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前期药物治疗效果,反复研讨后制定了精准的个性化放疗方案。与此同时,为化解伍先生的担忧,李宁放弃休息时间,多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将放疗原理、治疗流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科学应对方法“掰开揉碎”了讲解。“李医生说得太细致了!还给我看了很多类似病例治疗成功的案例,有这样的医生保驾护航,我还有啥可担心的!”伍先生欣然接受治疗。

治疗前,李宁亲自指导伍先生进行体位固定训练,一遍遍耐心纠正姿势,确保治疗时体位精准,最大限度提升放疗效果、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在团队成员的精心筹备下,秀山县首例肺癌放疗顺利开展。过程中,李宁全程守在机房,密切监测设备运行与患者反应;治疗后,他带领医护团队持续跟踪伍先生的身体状况,每天查看放疗部位的皮肤状态、监测生命体征,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护理方案。“没什么不舒服的,人也精神了不少!”如今,伍先生的治疗正在稳步推进,他的脸上也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帮扶不是一阵风,要让技术在秀山扎根。”援渝期间,李宁始终秉持这一理念。在开展首例放疗技术的过程中,他把培养本土医疗人才作为核心任务。针对科室医护人员在放射治疗领域的知识短板,他结合伍先生的病症,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通过典型病例分析会、放疗定位技术实操课、靶区勾画手把手教学等多种形式,从放疗方案设计到不良反应处理,从设备操作规范到诊疗思维培养,李宁耐心解答每一个疑问,指导每一个操作细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肿瘤科医护人员的放疗诊疗能力显著提升,已经能逐步独立开展常规肿瘤放疗工作。

从德州到秀山,从临床诊疗到技术传承,李宁用专业打破技术壁垒,不仅填补了秀山县肺癌放疗技术的空白,更让当地患者看到了在“家门口”治愈疾病的希望。未来一年内,他将继续在秀山县人民医院的援渝岗位上,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初心使命,让援渝医疗之花在秀山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