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1月14日,我市召开“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四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就。据悉,截至目前,全市现有各类卫生机构5580家,每千人口床位数6.09张、执业(助理)医师3.39人、护士3.26人,较2020年分别增长25.31%、16.1%、30.92%。人均预期寿命由2020年的77.88岁上升至80.3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22.52%上升至37.73%,两项指标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十四五”以来,德州市卫生健康委持续深化“三医联动+中医药”集成改革,实现了从“看得上病”到“看得好病”的跨越发展。开通“掌上医院”16家,服务群众634万人次;大力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就医模式,就医时间由5年前的3.5小时缩短至45分钟;省内率先建成影像云及检查检验互认共享平台,41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互认共享,为患者节省费用3087.11万元。
五年来,我市市县两级累计投入120多亿元,建成市东部医疗中心、市妇女儿童医院东院区等重点项目30个,增加医疗床位6086张;引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等高端医疗机构60余家。着力推进医院等级建设,三级医院达到6家、二级医院达到68家,较2020年分别增长50%、64.4%。着力强化医疗人才引育,五年共引育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6人,较2020年增长170%。
扎实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探索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3688”建设模式,建成县域医共体16个,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8个;9家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134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优质服务能力标准。乡镇卫生院远程影像中心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69.74%。新建、改扩建村卫生室2774个。全市基层执业(助理)医师占比达到54.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层诊疗量占比多年保持在70%以上,居全省首位。
加快完善服务体系,二甲公立中医医院实现县域全覆盖,全市公立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全部设置中医药科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中医馆(国医堂),建成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720个。
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机制和重大传染病疫情救治体系,实现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域全覆盖,艾滋病及时治疗管理率、结核病检测发现率、地方病监测指标达标率均达到100%。建成智慧预防接种门诊193处,实现疫苗全程追溯和接种预约“掌上办”。
聚力完善重点人群保障。优化老年医养服务,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县11个;创新推广“两院一体”医养结合模式,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6家,医养结合服务覆盖率达到74.73%。优化妇女健康服务保障,建成国家级妇幼保健机构2个,累计为66.5万名适龄妇女免费“两癌”检查,为13.35万名妇女免费产前筛查,为3.39万名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