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商风采】德州市韩嘉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齐超:木韵匠心,商以载道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在机器轰鸣的厂房深处,他俯身轻抚一块木材,眼神专注;在打磨工位,他指尖划过家具边角的弧度,动作轻柔;在厂区门前的“家具超市”,他时时刻刻都在忙碌着……

他是韩齐超,山东省儒商研究会理事单位——德州市韩嘉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从能驾驭庞大原木的叉车工,到精通每一道纹理的匠人,再到执掌一家现代化企业的管理者,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块良木被精心打磨成器的过程,质朴、坚实,且温润有光。


bedef079b52441fc66c654f94bd255fa.jpg

01
格物致知,在车间淬炼匠心

“不识材性,何以论器?”韩齐超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

2011年,二十四岁的他走出大学校门,回到家族企业——韩嘉木业有限公司。而这一切,完全源自热爱。

“来到‘韩嘉’的第一份工作,是开叉车搬运原木。”韩齐超介绍,别人眼中枯燥的重复劳动,他却视作识材的良机。自那时起的每一次“工作”,不同木材的重量、密度、木纹走向,在叉齿起落间被默默铭记。

“家里的长辈们做了一辈子木材生意,我有义务做好传承。”韩齐超介绍,一年后,他主动申请调入选料车间,跟着老师傅学习辨别木材的含水率、疤结处理、纹理匹配。深夜的库房里,他一次次比对纹路,似乎在与木材进行灵魂对话。

此后数年,他像一块海绵般浸入家具生产的每个环节:为搞懂机械原理,他蹲在老旧刨床下一修就是整天,油污满身却乐此不疲;为掌握打磨火候,他双手磨出水泡又结成厚茧,只为找到那道让木纹“苏醒”的精确力度;为钻研漆面工艺,他反复试验配方比例,坚持记录每个数据。这种“格物致知”的执着,恰如《礼记·大学》所言:“致知在格物。”

2023年,升任公司总经理的韩齐超并未因此远离车间,反而将“格物”精神注入管理:常与工匠探讨如何进行工艺改良,凭一线经验优化流程,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产品质量与创新力显著提升,成为行业标杆。

02
重义轻利,以守拙赢取口碑

用料实在,是顾客多年来对“韩嘉”的固有印象。

这家企业成立于1989年,前身是一家从事木材加工、家具拼板、实木白茬家具为主的生产企业。“我们决定做品牌,完全是一次自我革新。”韩齐超介绍,曾经“韩嘉”一直在为天坛、蓝鸟等家具厂做代工,也为不少知名木门企业做过贴牌加工。意识到企业长远发展要有自己的产品,2012年,韩嘉决定做自己的品牌。

于是,占地2万余平方米、与企业加工车间仅一墙之隔的“韩嘉木业工厂店——家具超市”应运而生。步入展厅,各类金丝檀木、胡桃木、乌金木等木材的家具一应俱全,顾客还可随时观看制作过程,保证真材实料的同时,做到了“明厨亮灶”。

“做生意要先做人,后做事。守拙其实是一种慢的艺术,它要求我们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他说,当市场追捧低成本复合板材时,韩嘉一直坚持采用成本高但更环保的实木原料与天然漆;当流水线生产成为主流,他们仍保留部分手工雕刻与榫卯工艺,宁可牺牲速度也要留住灵魂。“木头有灵,急不得。”在韩齐超看来,儒商的“义利之辨”体现在对自然与传统的敬畏:严格选用好木材,不能见利忘义。有经销商建议简化包装以缩减成本,他反而加大包装投入:“千里运木,护其周全即是敬物。”

曾有一次,一批即将发货的家具被发现有一处极细微的漆面缩孔,质检员认为属行业通行标准内的瑕疵。韩齐超深夜巡查发现后,当即叫停发货,带领团队连夜重做漆面。“欺木如欺心。我们卖的不是家具,是未来几十年的陪伴。”他常告诫团队,儒商之“诚”在于不欺本心,更不欺他人。做木材生意,要对得起木头,对得起人手,对得起天地良心。

这种“不随流俗”的守拙,短期内看似“失利”,长远却赢得口碑。一位客户在订购书房家具后留言:“价格公道!在韩总的家具上,能看到时光打磨的痕迹,触摸到匠人的温度与诚心。”

03
知行合一,从细节寻求突破

早年为弄清一个榫卯的受力极限,韩齐超亲手制作了上百个样本直至通晓其理;为找到最温润的木器手感,他蒙上眼睛用指尖触摸每一块木料……这些从“行”中淬炼出的“真知”,让“韩嘉”品牌有了独特的灵魂与坚实的根基。

韩齐超的“办公室”就设在家具展厅,与普通员工一起在隔断中办公。这并非标新立异,而是他“知行合一”理念最自然的延伸。

每日清晨六点三刻,他雷打不动地开始车间“晨课”,细致查看新货质量,安排一天的工作。随后,他步入展厅,这里是他洞察市场的“听诊器”。因为在这里不仅要听取销售数据,还会用手掌反复摩挲展品边角,检查使用痕迹,并捕捉店员与顾客交流中最真实的反馈。

这种对“知行合一”的执着追求,最终结出了革命性的果实。他们针对现代人常见的腹部寒凉、手脚冰凉等健康问题,创新设计“炉中丹升阳”系列家具问世。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已在2024年5月成功申请专利,为实木家具行业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在如今追求速效与规模的时代,一家传统家具制造企业如何守住根本并赢得尊重?韩齐超的答案,藏在车间的每一个细节里。因为他并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是一位从叉车工、选材员、维修工等最基层岗位一步步做起来的“匠人”。这份独特的经历,让他将“格物致知”的匠心和“仁者爱人”的商道完美融合,诠释了何为当代“儒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