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国际货运跨越欧亚大陆 | “硬汉”司机车轮丈量新丝路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阅读背景

2025年6月23日,TIR国际公路运输业务落地德州。TIR系统即国际公路运输系统,是基于联合国《国际公路运输公约》(《TIR公约》)建立的全球唯一的跨境货运海关通关系统,持有TIR证的车辆可在缔约国间“一证通关”,途经国原则上不开箱查验。最多可减少6天通关时间,运输成本降低约30%。

《TIR公约》缔约国中,大多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中国于2016年7月成为《TIR公约》第70个缔约国,截至2025年8月,‌中国TIR持证企业数量达191家,已有48个城市启动TIR业务,开通60余条直达亚欧的线路。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TIR业务量同比增长275%,已成为继海运、铁运、空运外,连接中欧的“第四物流通道”。

德州鲁恩运输服务有限公司是德州市唯一一家TIR持证运输企业,主要通过满洲里口岸运送货物至俄罗斯,该口岸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枢纽,在TIR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5年8月—10月,记者多次探访该公司,循着TIR司机的足迹,感受车轮上的新丝路。


国际货运,从中国各地到俄罗斯全境,近者几千公里,远则万里之遥。语言不通、导航信号不稳、交规差异……TIR司机仅凭一部手机、一部翻译器,驾驶一辆辆货车,穿越风雪与荒原,直面长途考验与险阻,将“中国好物”精准送达俄罗斯各个城镇。每一道坎,是车轮下的羁绊,是旅途中的“风景”,更是硬汉们征服的挑战。今天,故事从他们的方向盘开始。


“中国泡面很有名,我要留给孩子”
礼尚往来,夏多圩打开了自己的“粮仓”

8月19日,是夏多圩驾驶货车进入俄罗斯的第5天,在行驶了四个小时后,略感疲惫的他驶入乌兰乌德境内一家服务区休整。

他习惯性摇下车窗,左侧司机恰好打开车门,入目的是一位40多岁的俄罗斯中年男子。“嗨!”夏多圩一边摆手一边主动向“老外”打招呼,并带着翻译器下了车,导航失去信号,他要趁机问一下路。

常年在车轮上生活,夏多圩已经习惯了与陌生人打交道。进入“鲁恩”之前,39岁的他已经当了十多年货车司机,多跑上海至新疆线路,有长途运输尤其恶劣路况运输经验,这些都成为夏多圩应聘TIR司机的优势。

“交流起来并不太顺畅。”夏多圩笑着说,俄罗斯地域辽阔,各地口音不同,有时候翻译器“听不懂”对方说了啥,借助手势、表情与翻译器,他们硬“聊”了十几分钟,从路况到天气。夏多圩索性邀请对方来到他车上。一上车,老外就盯着他吃剩的泡面盒研究起来,“这是泡面,外出吃很方便,我们也叫‘方便面’……”没等夏多圩说完,对方激动地喊起来,“我知道,这个很有名!”通过磕磕巴巴的交流,夏多圩得知,中国泡面在俄罗斯很受欢迎。

“拿去吃!”夏多圩大方地递上仅剩的一盒。“老外”不停地说着谢谢,反复翻看但并未打开。夏多圩误以为对方不知道如何吃,准备帮其泡上,老外一边摆手一边把泡面往身后藏,最后对着翻译器说:“第一次拿到中国方便面,带回家给孩子吃!”说罢转身下车离去。

不一会儿,车门被拉开,“老外”抱着一堆吃的上来,火腿、面包、各种俄罗斯小零食……见状,夏多圩立马打开他的“粮仓”,拿出饼干等食物,甚至还摆上一瓶二锅头。“这个只能看,不能喝,一会儿你带走回家喝。”夏多圩指着酒笑着说,两人哈哈大笑。

“俄罗斯火腿就像他们的人一样,热情、坦诚,没有‘科技与狠活’。”夏多圩说,彼时他所剩的食物并不多了。“在异国他乡,当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东西表示认可的时候,那种自豪感,这里是满满的。”这位硬汉用手指着胸膛说,“即便自己不吃,也要把我们的好东西分享出去。”

得益于“老外”的道路经验分享,首次出国门的夏多圩很顺畅地跑了一段路,甚至还抽空欣赏了沿途的风景。


“要送货,更要把中国的美好送出去”
王海波把法国游客介绍到了中国

“朋友,你好吗?我现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明天开始,我租一辆摩托车去旅行2周……”9月11日,王海波的微信收到了一条法语信息,通过翻译得知,这位微信昵称为“法比奥”的网友不日将到中国旅行。王海波也没想到,在莫斯科公路上“捡”的法国游客真的要来中国。

43岁的王海波是“鲁恩”最有经验的TIR专线司机。“这是我第6次往返莫斯科。”10月8日下午,记者见到王海波时,当天刚返程的他正忙车辆检修,为第二天的出发做准备。与法比奥的相遇是他从莫斯科返程的路上。

 

 

“远远看到一个人在路边招手。”王海波缓缓停下车谨慎地开了一点车窗,窗外是一位外国小伙,略显腼腆。“他说是来自法国的自由行游客,想搭一段车。”王海波痛快地让他上了车。小伙儿今年19岁,打算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穿越旅行。“为什么不去中国看看?我的家乡可美了!”得知他的下一站是蒙古国,王海波开启了滔滔不绝的推介,还从抖音找了很多视频验证自己的说法。“我很想去!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去?”看完视频,法比奥很兴奋。“你如果去蒙古的话,就距离中国很近了。”王海波给出了几条线路推荐,法比奥认真做了记录,到达目的地后,双方互留了微信。

“我都快把这件事忘了,没想到前几天收到他的信息。”王海波笑着说,他出门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邀请别人来中国。

在王海波这位硬汉的手机相册里珍藏着一张“亲密”合影,照片上,他左右手分别搂着一位俄罗斯男子。“这是哥俩,他们生活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交界处的一个村庄,风景秀美,便在湖边建造了度假村。”王海波说,6月份的那趟活就是将中国板房运往这个度假村。“中国的板房很棒!中国人很智慧!”收到货后,大哥谢尔盖对中国产品赞不绝口。回程等货期间,兄弟俩邀请王海波住在度假村,“一到饭点就来叫我吃饭,给我送各种好吃的。”王海波说,盛情难却时也会一起聚会,他会分享中国度假区的一些经营模式、给他们看中国的各类智能产品,这让谢尔盖哥俩大开眼界,表示一定要到中国旅游。离开前,他们很不舍,就留下了那张照片。

“我是一名货车司机,但我更是一名中国人。”说着,王海波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出国门,我们要把中国人的优秀展示出来,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强大、中国的美好。”


“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情谊”
车轮陷进大坑,一帮人围了过来

9月18日,司机“七哥”到达俄罗斯克市,他要去山上的工厂装货,运回中国,这意味着他的第三趟跨境运输完成了一半。

“为节省成本,每次从俄罗斯返程,我都要提前联系好回程货物,或运往中俄边境,或运回中国。”德州鲁恩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韩新城介绍。 


快到达目的地时,导航系统再次失灵,手机也没有了信号。“七哥”只好边走边问路,村庄内道路狭窄,前方出现一条悬空电线,他试图从电线下面穿行过去,一不留神,车前轮陷进路边坑内。“七哥”心下一紧,赶紧倒车,但车轮一直打滑,车后箱体又将悬空的电线扯断了!“这下麻烦了!”来不及熄火,“七哥”跑下车查看,前轮在坑内纹丝不动,扯坏的电线挂在车后尾,发出微信求助信息只有红色叹号……

“真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正当他一筹莫展时,从村内走出一位俄罗斯老人,他上前查看车轮情况后默默地拨了一个电话。“七哥”赶紧拿出翻译器询问,“等着吧,一会儿就来人。”对方安慰地拍了拍“七哥”的肩膀。不到五分钟,远处开来一辆叉车,这时村口站着聊天的几个人围上来帮忙,很快车被拉了出来。

“那我把电线给接上吧。”没等“七哥”转身,一位六十多岁的妇女拉住他,“这是专业的人干的,你放心走吧。”“七哥”内心百感交集,眼眶发红,“一句埋怨的话都没有!”他手忙脚乱地从兜里掏出钱塞给大家。“大姐将双手交叉到胸前,接着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肩。”“七哥”并不懂其中深意,只好握手告别。

后来工厂的中国老板告诉他,村民豪爽、热情,“她的动作是说帮你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情谊和担当!”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七哥”这位硬汉心里。


“想到难,没想到这么难”
一路各种挑战考验着TIR司机

20多年国内运输驾驶经验,长期跑西藏、新疆路线,“七哥”对自己的驾驶技术很自信。“单驾跑西藏,我应该是德州第一人。”他自豪地说,第一次出境运输时,他更多的是兴奋。“没承想,刚出国门,就给我上了一课。”

“七哥”本名宋立新,52岁,陵城区人,曾练过武术,身体素质很好。“比起其他驾驶员,‘七哥’年龄略大,担心签证办不下来,当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他的材料提交了,没想到真办下来了。”韩新城介绍,“恰好杭州的一批电商货急需送到莫斯科,6月初,‘七哥’带着我们的首笔业务出发了。”

在满洲里完成出关,“七哥”满心欢喜地驾车到达俄方海关,通关时麻烦来了。“总显示信息有误,但语言不通,又找不出问题所在,心里像着了火一样。”电商货物对时间要求严苛,“七哥”说,“‘时效比天大’,这是老板出门前交代的。”无奈之下,他打电话回车队求助,韩新城立即组织人员对申报材料逐一查验,最后发现TIR的EPD系统填错了。“系统要求我们用英文填写,结果把‘德州’翻译成了‘得克萨斯州’。”修改后重新申报,排队等待通关,这一等就是两天。

进入俄罗斯后,“七哥”日夜兼程,期待抢回耽误的时间。凌晨两点,在距离莫斯科730公里的地方,他再次被拦停。“你好!”俄交警用汉语打招呼并主动握手,熟悉的语言与礼仪缓解了“七哥”的紧张。经检查,车辆仪表盘出现故障码,要立即处理,否则面临扣车。多年与车打交道,修理起来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虚惊一场,再次启程,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此后的500公里内遇到了8个检查站。后来得知这段路属危险路段,特增设检查点提醒减速慢行。“七哥”在心里默默为俄方的敬业点赞。

白俊生路途上的“关口”与人无关。7月初的一个傍晚,送完货后,他将车停在叶尼塞河沿岸的一家中国工厂,“晚上就在这儿睡了,厂区有塔吊灯,相对安全。”白俊生说。

半夜,他被狗吠声惊醒,警觉的他没敢立即开车灯,而是悄悄望向车窗外,只见厂内的几只狗焦躁地跑来跑去,不断冲着厂大门狂叫。借着灯光,白俊生看到门口好似有两只“狗”,“看门狗真尽责!”他一边感叹,一边穿衣服准备去厕所。“不对!”突然反应过来的他再次看向门口,只见四只眼睛在深夜射出骇人的绿光,“这是狼!”惊出一身冷汗的他紧紧盯着门口,两只狼来回踱步,似乎在寻找进厂的缝隙。僵持了半个小时,白俊生不敢冒险,重新躺下,等待黎明。第二天天亮后,看到厂内有人活动他才下车。

“在俄罗斯看到野生动物很正常,可能与地广人稀有关。一次我在路上看到两只棕熊慢悠悠地过马路,路上的货车停下让行。”家住黑龙江的白俊生对野生动物并不陌生,但看到棕熊还是很惊喜,“我在对面马路也停下车,好好过了一把眼瘾。” 


 

“信号时有时无,惦念一直在线”
带着家人的牵挂远行

王海波晒出这张照片时,看到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土豆炖排骨、辣椒炒肉、西红柿炒鸡蛋……34道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每道都用白色打包盒装好,外加一摞烙饼,把一米见方的桌子摆得满满当当。“都是媳妇现做的,让我路上吃。”王海波拍拍车载冰箱,“来回20多天都在路上,她希望我能吃上家里的味道。”

 

 

王海波妻子是一位传统的东北女性,两人聚少离多的日子靠电话联系。“对驾驶员来说最难熬的是时间,对家人来说,最苦的可能就是等待了。”王海波说完哈哈笑起来,这位硬汉眼中泛着泪光。

“以前在国内,无论多远,一通电话就会安心。可出国后才发现,聊天自由挺奢侈。第一趟出国时,老婆因为联系不到我都急哭了。”夏多圩说,每天早晚他都与老婆打个电话,报一下平安。他也没料到俄罗斯手机信号这么差,恰逢那次他走的那段路几乎没信号,傍晚到达休息点后,信号恢复,手机收到30多条来电未接通信息,他赶紧给家人回过去。

“接起电话,听到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心里一阵发酸。”夏多圩说,家中两个孩子全靠她一人照顾,还要牵挂着我,很不容易。“但是成年人的世界,哪有‘容易’。我知道不管信号有没有,家人的惦记一直在线,所以但凡有信号,我都会及时报平安。让家人放心,也是我唯一能为她做的了。”

9月5日,夏多圩返回满洲里,排队等待入关。轮到他时,他主动礼让了并行的两辆俄罗斯货车。身为同行,他更能理解载有货物的驾驶员对时间的急迫。中国海关人员似乎发现了什么,他从远处三步并作两步地小跑到夏多圩车前:“发生什么事了吗?你为什么不上来(办理入关手续)?有人不让你走吗?”一连三个问题让夏多圩一愣,他赶紧摆摆手说,“没有,没有,我给他们让行了一下。”海关人员放心地转身离去,夏多圩感觉身上有一股暖流涌动,烫得他眼眶发热。

回家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