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和玉米结缘的“科技达人”

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刘仁和 摄影报道

“你也许不相信,一株株看似不起眼儿的玉米,通过科技手段变强大,带来无限可能的生产价值……”她眉头微蹙,慢慢转动显微镜上的旋钮,对屏幕显现的数据进行认真仔细记录。

她就是赵伟,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赵伟,一位德州市政协委员。她带领技术团队,把一粒粒棒子们变成了变性淀粉、海藻糖,使鲁西北一个普通玉米加工企业,晋升为全球最大葡萄糖酸生产商,在同行业技术保持绝对领先地位。

2007年研究生毕业后,赵伟放弃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前沿城市的高薪和机会,选择回到家乡。赵伟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十年科研路,不住名城,照样可以奋斗出精彩人生。

良好的科研环境,让赵伟静下心来一门心思搞科研。2008年加入企业的第一年,她便牵头完成了企业9种变性淀粉产品的研发并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2009年,她又牵头成立了40人的研发中心,先后建成8个实验室、2条高标准微生物中试生产线,让我们这些田间地头走出来的玉米棒子搭上了“科技飞船”。

在2011到2015年五年的时间里,赵伟带领她的科研团队从5万个菌种中筛选高活性菌种,不仅提高了产能,缩短了葡萄糖酸钠的发酵时间,也使企业年产值提升8000多万元。

在赵伟和她所带领团队的“功劳簿”上,有两项技术曾经让世界瞩目。

把普通玉米淀粉变成适合在食品和造纸应用中的变性淀粉的工艺,曾一度被美国公司垄断。

2015年,每吨玉米淀粉转化为海藻糖的转化率是50%,如今已经提高到了80%。最初这个产品一直被日本控制了二十多年,国内也未实现零突破,是赵伟不断地摸索,提高了转化率,降低了培养成本,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并可与日本相抗衡。

赵伟说,她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要把目光对准环保。未来,通过研制开发,把玉米原淀粉直接做成塑料、塑料板、包装盒等一次性消耗品,让原来高昂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实现可完全可降解。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