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城区五四村:奋斗出幸福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说说俺们的村史
开栏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德州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日起德州晚报开设“说说俺们的村史”专栏,以村民口述、记者记录等形式,深入挖掘村风村俗、村规村约、好人好事,敬请关注。


五四村,坐落在千年南运河西侧。这是一个年轻的村落,成立至今有63年。作为五里庄原五个大队之一,1961年春,五里庄五五大队成为一个独立核算单位,此为五四村立村之始,后并入原五四大队的两个生产小队后改称为五四村。

五四村成立之初,因盐碱地粮食产量低,是一个穷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五四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兴办村办企业,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从吃不饱饭到顿顿有肉,从住土坯房到住上楼房,63年间五四村村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村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1月3日,记者走进五四村,听村民讲述过往奋斗的故事。


昔日盐碱地 如今变良田

“我们村刚成立的时候,那可是个远近都知道的穷村。”今年80岁的村民赵风海回忆起当年五四村的情况,内心依然感慨。

1961年,五四村立村之始有耕地 1200亩,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但因土地盐碱化严重,地下水质差,导致粮食产量一直维持在每亩二三百斤的水平。别说是期盼大丰收,村民就连基本的吃饭都成了问题。“一到开春,望着盐碱地里的枯黄死苗,满眼心疼”,赵风海表示,那时经常说“吃不饱,瓜菜代”,为了填饱肚子经常去地里挖野菜。

1978年,安徽小岗村18枚“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土地改革的春风吹到五四村,村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摘掉这“穷帽子”。

1980年,五四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当年每亩增产一二百斤。1981年,村集体免费为村民统一耕种、统一收获,减轻了村民的负担。“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87年,当时村集体出资打了2眼360米的深井灌溉农田,那深井水是真叫人喜欢。”赵风海回忆,因为深井水质改善了农田的盐碱状况,五四村获得大丰收,小麦、玉米亩产量达到七八百斤。

2015年,五四村还有650亩农业用地。为了减轻村民负担,当年,村集体实行的“工业反哺农业”的集体托管耕种制度,村集体出资由五四运输队代为耕种,650 亩耕地只种植玉米和小麦。

为了提高机械化种粮水平,五四运输队购进大型农业机械,采用先进的耕播和管理技术,使粮食产量也连年丰收。从土地上彻底解放出来的五四人,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从事二、三产业,舒心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兴办村办企业 村民走上致富路

五四村是一个人多地少的近郊村,如果单靠农业生产,村民还是不能富起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唤醒了五四村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家憋足了劲,准备通过靠近化工企业的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

“说到村办企业,我得好好夸夸我们的老书记赵光明。”今年69岁的林长华回忆,当时村里人都觉得“咱农村人能办好企业吗?”,为了打消村民的疑虑,赵光明骑着自行车到处学习、参观,把学到的经验带回村里讲给大家听,决心带着大家一起干。1984年开始,五四村陆续建成了一批适合农村发展的工副业项目,村民的收入开始慢慢多起来。

20世纪80年代的五四村人,虽然生活上还不十分富足,但精神状态却特别昂扬。当时村里成立了运输队,远一点的地方就用拖拉机给企业运输货物,稍微近一点的地方,村民就赶着驴车送。村民们拧成一股绳,用勤劳、智慧、勇气,一点点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尝到了村办企业带来的甜头,产业发展越来越红火。彼时的五四村人摒弃小农思想,决心发展大产业。赵光明书记瞅准五四村靠近八里庄车站的地理位置优势,与当时的石家庄铁路分局合作,建起了年吞吐量百万吨的德石货场,当时的规模为鲁北最大。

货场的建立,一下子给村里带来了每年百万元的收入,也带动了村里运输队、装卸队的快速发展。1993 年,五四村成立了集建筑、建材、运输、化工为一体的华通实业总公司,由党支部和村委会统一管理。2020年,华通实业总公司的固定资产已达到3000多万元,年创利税200万元。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感觉大家的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特别有劲头,大家相信只要艰苦奋斗就能有更好的未来。”赵风海笑着说,五四村再也不是当年的穷村咯。



住上大高楼 生活有奔头

1月3日上午,记者在五四新村内看到,9幢高楼依次排开,村民或在楼下晒太阳唠家常,或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村里的活动室内,村民们下象棋、练歌舞,不时传出阵阵笑声。

“住上楼房这事,咱原来哪敢想啊。”赵风海说,五四村刚成立后,村里就一条东西大街。“那其实都不算大街,‘雨天为沟河,晴天才为路’,村里的房子多是土坯房。当时想着,要能住上砖瓦房就不错了。”

随着五四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在温饱之余,1986年村里实行统一规划,并为村民提供免费供砖等建材及其他建房服务,两年的时间,一个街道宽阔平坦、村民住宅整齐划一的新村呈现在大家面前。

后来因村庄附近企业发展需要,五四村开始整体拆迁,在老村南4公里处的九龙湾北侧建设新村。2020年9月27日,全体五四村人领到了新楼房钥匙,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村子的发展,受益的是每一位村民。住在新村,村民无需缴纳物业费。每户村民每年会收到2400元的取暖费补助,300元的有线电视费用补助,每年重要节日都会发放福利。村里男满60岁、女满55岁的村民,每月能领到400元的生活补助。

“村里有孩子考上高中会奖励600元,有孩子考上大学会奖励2000元。如今我们这个村,考上大学的孩子连年递增,还有五六名硕士研究生。孩子们是越来越有出息了,他们是村子未来的希望。”五四村党支部书记赵立勇表示,未来村里会结合自身产业发展做好转型升级,让村办企业不断壮大,村民生活越来越好。



往期回顾: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抬头寺村:以寺为脉,延续千年

【说说俺们的村史】乐陵市花园镇王母店村:因殿得名 凭祠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避雪店村:因传说而得名 因区位而兴旺


如果您也想为家乡留住乡愁,

记录演变发展,

欢迎向栏目投稿

邮箱:

9114636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