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大韩村:600年古村绽放文明花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说说俺们的村史
开栏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德州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日起德州晚报开设“说说俺们的村史”专栏,以村民口述、记者记录等形式,深入挖掘村风村俗、村规村约、好人好事,敬请关注。

大韩村坐落在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西北部,地处减河东岸。明永乐年间曾在此民屯,故有“方山暮雪,九河流息”之誉,为明清时期德州八景之一。现今,村西京台高速公路、减河东大道与德滨高速公路相连,村东京沪高铁,村北东风东路,便利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村子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日,记者来到大韩村,通过查阅村史与村民口述,探寻这座600年古村的奋斗历程。

韩姓兄弟移民建村,今却再无韩姓人家

大韩村历史悠久,它从民屯,移民到建村,已走过600多个春秋。明初“靖难之役”后,大韩一带一片狼藉,满目疮痍,百姓大量逃亡,蒿草遍野,一片荒凉。对此,明永乐初年,明成祖诏令给德州等被兵焚之地农器,并免徭役三年,以恢复社会生产,大力推行移民屯田,垦殖荒地。

而后,随着德州卫、德州左卫的增设,一万余名军士及其家属迁居德州,开展军屯。同时,又从山西、胶东半岛移民德州,开展民屯。故此,韩氏迁来此地,生息繁衍,辛勤耕耘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大韩村始称“韩家庄”,据传1404年(明朝永乐二年),韩姓兄弟二人由胶东半岛迁来分别立村。兄所立称大韩村,弟所立称小韩村。早在600多年以前,该村因地处鬲津河东岸,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较早徙居于此的先民们便在此勤耕务农、生息繁衍。

后来,随着运河沿岸军屯、民屯的设置和大批移民的迁入,姜氏、赵氏、郜氏、孙氏先后从袁桥杨庄、曹庄迁居于此。明末清初,韩氏陆续迁往他处。新中国成立后,韩家庄再无韩姓人家,但村名一直延续下来,并改称“大韩”。

踊跃参军保家卫国,大韩子弟前赴后继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大韩人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支前,踊跃参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与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据村史记载,村民姜殿荣在淮海战役中,组织担架营,身先士卒,积极支援前线战斗,在护送伤员过程中,为保护伤员,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

1947年,结婚不到一年的姜振武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了他转战大半个中国的战斗生涯。1948年9月,他跟随华东野战军参加济南战役;1948年底,参加淮海战役,并在战斗中和两名战友押送100多名俘虏,所在部队荣获集体三等功;1949年4月,他又跟随第二野战军参加渡江战役。渡江之后,一路南下,先后参加了福州战役和金门之战。1949年10月底,姜振武跟随28军进攻金门,作为侦察兵,首批登上了金门岛。

姜振东,德州解放后,积极参军入伍,并于1950年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因作战勇敢,受到部队表彰。郜金德,1976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9年2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于1982年退伍……

绿树成荫靓了“面子”,乡风文明美了“里子”

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解放前的大韩村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自给经济,农业生产发展落后,常年亩收粮食不足百斤、皮棉10多公斤,多数村民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苦生活。而如今,大韩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省级文明村”,村道平坦整洁,道旁绿树成荫,村民庭院窗明几净,一派村美民富的和乐场景。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2016年和2021年,大韩村将废弃的老学校及养猪场改造为现代化工业园,引入石油配件、木材加工、体育器材、物流等公司,不仅带动了村里的就业,还能为村子里每年带来近50万元的集体收益。

村里的日子好了,福利待遇也显著提高。村里的百岁老人、大病慢病患者、特困户、五保户每年都能拿到1000元的补助,每逢中秋、春节,7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领到米面油、扒鸡等福利。

文明乡村不仅要“面子靓”还需“里子美”。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每年坚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向好向善。积极培养文艺骨干,利用元旦、端午节、中秋节等时间节点举办文艺演出,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凝聚起团结向上的力量。


往期回顾:

【说说俺们的村史】袁桥镇辛庄村:奋斗出来的幸福村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袁桥村: 依减河而美,借东进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前杨村:昔日贫困村,今天国字号样板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付庄村:因寺得名,赵匡胤在此留下传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宋官屯村:生生不息六百年 城市巨变之缩影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城区五四村:奋斗出幸福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抬头寺村:以寺为脉,延续千年

【说说俺们的村史】乐陵市花园镇王母店村:因殿得名 凭祠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避雪店村:因传说而得名 因区位而兴旺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如果您也想为家乡留住乡愁,

记录演变发展,

欢迎向栏目投稿

邮箱:

9114636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