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的村史】平原县龙门街道赵家湾村:幸福古村,向新而生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说说俺们的村史

开栏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德州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日起德州晚报开设“说说俺们的村史”专栏,以村民口述、记者记录等形式,深入挖掘村风村俗、村规村约、好人好事,敬请关注。

平原县龙门街道赵家湾村,临近平原县城。相传,在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有赵、李两姓迁至,赵姓建村赵家湾,李姓建村小李庄,距今有1400多年历史。1957年,小李庄迁到赵家湾,两村合并成一个生产队,因赵姓人较多,故名赵家湾。多年来,赵家湾村村民凭借着吃苦耐劳的品质,钱袋子越来越鼓,而且村民之间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变淡,仍然保持有事大家帮的淳朴村风。


01

舍得卖力气蹚出致富路


“俺们村的人,都有股子闯劲,舍得卖力气。”今年80岁的村民张有坤回忆,村里人一直很勤奋,为了过上好日子,除了种地之外,早在上世纪60年代,村三队就创办起养猪、养蚕、磨坊、油坊等产业,大队也发展起橡胶垫的副业。

1980年,全村统一组织装车人员组成装卸队,负责平原县建材公司的货物装卸运输。在那个年代,装一吨货物能挣0.3元,一天下来最高收入能有5元。村民日复一日肩扛手抬,腰包越来越鼓的同时,装卸队也逐渐壮大。

赵家湾村紧邻平原化肥厂,因产量不断加大,运输量也在逐步增加,赵家湾村的运输队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村里购置了拖拉机,从最初的几台发展至最多时100余台,所有车辆由村集体管理,运输货物的效率大大提升。2004年,群众自愿购置装车输送带,实行机械化装车,一年人均收入增加3万元。

2016年,赵家湾村土地全部被企业租赁,村庄发挥靠企业、临近县城的优势,大力发展物流运输业,现已形成百部运输车、物流装卸、建筑建材、印刷、绢花等多种经营项目。

“目前,我们也紧跟时代的发展,依托电商产业园准备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然后发挥物流运输的优势,开展仓储式物流、食品物流配送等业务。”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勇说。


02

业余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厚


赵家湾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氛围浓厚的文化村。据张有坤回忆,当时村民自发组织踩高跷、唱戏、骑驴、推车表演,其中踩高跷最为出名。“每逢元宵节前就出动演出,先在本村、邻村演出,之后到县城上街献技,围观者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2001年,赵家湾村文化大院正式启用,村里筹款1万余元,添置健身器材,每当夜幕降临,街灯初亮,大家欢声笑语,舞姿翩翩。在村里的支持下,购置大鼓、大叉等敲打乐器,购买色彩鲜艳的服装,农闲时节,村民们便不约而同聚集在文化大院,扭秧歌、踩高跷,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现在大规模的踩高跷表演没有了,但是日常生活中村民还是喜欢凑到一起,跳一跳广场舞,那个精神头不减当年。”张有坤表示,这些年来村里硬化了路面,通上了自来水,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加。

长期以来,赵家湾村民以农为本,留下了丰厚的农耕文化,同时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农耕文化传承人物。村民赵始敬、赵传友,早年侍弄牲口很有一套,名震周围四邻八村,其鞭子脆响,且狠又准,无论多么暴烈的骡、马,在他们手里都很驯服。

“他们在饲养中积累了不少经验,编成了朗朗上口的口诀,至今我都记忆犹新。”张有坤一边说着,就随口说出了几句口诀:“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冬喂呼啦啦,夏喂扑喳喳。”虽然现在汽车、拖拉机代替了牛马,但家乡淳朴的农耕文化一直印在村民的心中。


03

有事大家帮忙好村风暖民心


在赵家湾村,有一套喊夯绝技。在过去房屋平整地基时,村民一边干活一边喊号。喊“号子”的人清了清嗓子喊“抬起这个石夯哟”,夯便随着号子声被众人高高地举起。号子声在夯举至顶点时停下,与此同时,余下的7个人附和着喊“哎、哟噢”,夯又随着“和”声沉重地夯在垫着的松土上,那块被夯的地方顿时整个陷下一半。

“时到如今,村里的村民都很团结,仍然有着浓厚淳朴的感情。尤其是在盖房子的时候,旁边放上一盏气灯,大家跟着号子一起干活,都不觉得累。”张有坤表示,现在村里无论碰到谁家有红白事,大家都会去帮忙。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乡亲之间质朴的感情从未变淡。

当年,赵家湾村凭借运输队挣到了钱,也没有忘记回馈村里的老人。早在1989年,重阳节时就为村里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了福利品。这些年间,尊老爱老的传统从未改变,2022年,村里为60周岁以上老人分红达到31万元。

如今的赵家湾村,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家人之间互敬互爱,村容整洁,村民充满着精气神,让赵家湾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往期回顾:

【说说俺们的村史】齐河县潘庄村:“黄河口上的村落”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袁桥村: 依减河而美,借东进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前杨村:昔日贫困村,今天国字号样板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付庄村:因寺得名,赵匡胤在此留下传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宋官屯村:生生不息六百年 城市巨变之缩影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城区五四村:奋斗出幸福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抬头寺村:以寺为脉,延续千年

【说说俺们的村史】乐陵市花园镇王母店村:因殿得名 凭祠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避雪店村:因传说而得名 因区位而兴旺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如果您也想为家乡留住乡愁,

记录演变发展,

欢迎向栏目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