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的村史】平原县张官店村:千年“水上古村落”借水焕新颜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说说俺们的村史
开栏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德州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日起德州晚报开设“说说俺们的村史”专栏,以村民口述、记者记录等形式,深入挖掘村风村俗、村规村约、好人好事,敬请关注。

在平原县王庙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平腰公路西侧,有着千年历史的张官店村坐落于此,一排排徽派建筑,灰白相间,古香古色,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仿佛令人穿越时空,静静地诉说着两千多年的故事,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沉淀着岁月的痕迹,每一砖每一瓦都承载着人们的智慧和情感。

张官店村东侧有引黄干渠穿过,西临相家河,依托两河连通景观廊道(平原段)的整体设计方案,张官店村成为该廊道上重要的一环,廊道以“汉风水韵”为主题,打造汉风文化园,构建研学游览一体的带状文化空间与休闲带。

这座水上古村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焕新发展迎接更多的人的探访。

0“江北水上第一古村落”距今2500余年历史


张官店村是平原古县城遗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现分为张东、张西、张南、张北四街。

据相关资料记载,该村于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建村,距今已近2500年,是平原县志中文字记载最早的村庄。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平原县政治、经济和贸易中心,原平原县城城址就在张官店村东,至今平原还流传这样的一首民谣:“,没了鄃灵县,还有张官店。”

今年81岁的该村村民萧连仁向记者讲述着他记忆中的张官店村,“张官店,战国时建村,原为吉城西关,后一姓张的人辞去巡抚回家开店,故此演变为现名。张官店村东临引黄干渠,西依马颊河,南接相加河水库,北靠尚仇干渠,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至今流传着刘备坐平原的美名佳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让古老的村落焕然一新,却不失古老的韵味,张官店村在原址上重建,村民们于2022搬入自己的新房。村民新居都是别墅式二层小楼。每栋别墅都有一方小小院落,并留有小块空地,可以种种菜,养养花。别墅大门宽大而喜庆,门前建有停车位,因地制宜,整齐划一。

“张官店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村庄,有东、南、西、北四个街市,村民达两千余人。村中建有学校、医院和超市,百姓生活很是方便。”萧连仁告诉记者。

 

02  多元化发展种植养殖产业


张官店村的种植业,一直是以粮、棉为主。到1958年“人民公社化”以前,由于地力瘠薄,水利条件差。作物品种多是自选自育的“农家品种”,因此产量低而不稳。“人民公社化”以后,全力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在“水、肥、土、种、密、保、工、管”上狠下功夫,粮、棉产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村民对土地的投入增加,大力推广科学种田,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粮、棉产量成倍增长,提高幅度创历史新高。

张官店村的粮食作物,一直以小麦、玉米为主,一年两熟,兼种些大豆、高粱、谷子、地瓜、黍子、樱子等;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花生、芝麻等。此前种植棉花已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水源之一,随着种植棉花技术的不断提升,棉花产量一增再增,从建国初期的亩产籽棉不过百斤,到现在亩产、稳产籽棉500—600斤。种植棉花已成为村民们用工最多,收入最高、最稳定的经济来源之一。

随着产业多元化发展,“我们在发力传统农业的同时,围绕水字做文章,建设水上古村。”张官店村党总支书记高振明表示。村里主要发展“鱼虾+莲藕”立体生态种养,智能连栋温室玫瑰鲜切花种植,党支部领办共富工坊,以及民宿康养“微度假”乡村旅游等产业。

  

03  借“两河牵手”东风打造旅游打卡地


这座古村因水而“生”,也不断借水发展。张官店村亦是借助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准备借“水”而上。

村落内建设张官店汉风水韵文化园,属“两河牵手”廊道沿线重要节点之一,村庄采用融合发展模式,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乡村记忆馆、党员教育基地、三国文化馆等,旨在打造集弘扬传统文化、重温乡村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开展爱国教育为一体的区域研学基地。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生态也很重要。张官店水上古村落项目,就是给我们村,培育了一个旅游产业,同时也改变了群众地居住环境。我们现在正在不遗余力的打造旅游项目,让这个千年古村更加活络。”高振明说,“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平原县深入挖掘两河牵手内涵式资源,其中,大力发展文旅+生态,张官店水上古村落成功入选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接下来,我们将努力借助两河牵手的机遇,利用好天然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刘备坐平原的文化底蕴,依托现有的垂钓基地、露营地、民宿等有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打造一处集休闲度假、教育研学为一体的旅游打卡地。”  

深巷处,带出竹篱庭院莺婉转;渔家里,荡起枕边伴眠浪淘沙。培育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振兴一个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催化”下,“一村有多景,户户景不同”将成为张官店村“新时代”的新风貌。


往期回顾: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州花园村:探花故里 ,花香四溢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大韩村:600年古村绽放文明花

【说说俺们的村史】袁桥镇辛庄村:奋斗出来的幸福村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袁桥村: 依减河而美,借东进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前杨村:昔日贫困村,今天国字号样板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付庄村:因寺得名,赵匡胤在此留下传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宋官屯村:生生不息六百年 城市巨变之缩影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城区五四村:奋斗出幸福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抬头寺村:以寺为脉,延续千年

【说说俺们的村史】乐陵市花园镇王母店村:因殿得名 凭祠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避雪店村:因传说而得名 因区位而兴旺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如果您也想为家乡留住乡愁,

记录演变发展,

欢迎向栏目投稿

邮箱:

9114636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