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西关村:昔日土农村变身洋社区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说说俺们的村史
开栏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德州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日起德州晚报开设“说说俺们的村史”专栏,以村民口述、记者记录等形式,深入挖掘村风村俗、村规村约、好人好事,敬请关注。

临邑县邢侗街道西关村有着九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该村位于临邑县城区西部,南与刘江村接壤,北与邢家园毗邻,东隔瑞园路与西街同为城区,西与柳行村隔河相望。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二三产业的发展,该村土地逐步被征用,西关农民从田地走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建工厂、办公司、开门市、跑运输……十多年来,历经拆迁,村民于2015年1月全部住上高楼,老西关村已成历史。

01
有“县”必有“关”
900多年前西关人迁此建村

“关”与“城”始终相伴,有“县”置必有“关”生。据村里的老人介绍,西关村的起源并非一般自然村那么简单,它的产生必然是与临邑城的建置紧密相联。古代建立城池有严格的规矩和格式,建立一般的县城必须设立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门之外曰关,城门之内曰街。“关”作为保卫城池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历代兵家争夺城池的必争之地。

据《西关村志》记载,宋元丰六年(1083)临邑从孙耿迁至今地,在古漯阴遗址重建县城,西关村随之建立。建村以来,西关人守望相助,男耕女织,虽未孕育出治国安邦的大臣良将,却也出现了夏锦溪、夏锦涛等社会贤达和读书人士。在战争年代,多名青年报名参军,并涌现出抗联战士夏祯祥、八路军连长王恩亮,烈士解景山等先模人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西关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那份骄傲和辉煌。

60年前,西关村紧傍临邑县城西门,是临邑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它四面环水,东邻护城河,西南北方向都是天然水泊,芦苇丛生,水浮莲藕,景色宜人。从临邑通往德州的一条主要官道经过西关村呈东南西北方向绵延而去,直达沧州、天津、北京。

02
耕地减少商业兴起
西关村民全部搬迁上楼

在解放前,西关村经济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土地。1945年8月临邑县解放后,该村经过土地改革、互助组、初、高级合作社及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1978年,通过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群众生活得到普遍提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面积不断扩大,西关村按照建设需求及旧址改造需要,出让土地1100多亩。1985年,根据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实际情况,村两委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思路,制定实施了“工业兴村、商贸富民”的经济发展目标,聚焦城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推进农村城市化,大力发展村办企业,先后办起了化工厂、建筑公司、加油站、实业开发公司、邢侗大市场、物业公司、保安公司等集体企业,村集体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

集体经济的壮大,随之而来的是西关村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自2009年9月至2015年1月,西关村村民先后入住了瑞恒家园、恒安小区、西关新居三个高标准小区,近百户村民购买了小汽车。昔日破旧荒洼的西关村,已变成了环境优美、生活殷实的新型社区。

03
成立经济合作社
壮大集体经济惠及全体村民

随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多年来西关村各小组的征地款、土地租赁费全部分发给村民,对涉及村民生活及公共设施等方面加大了投入,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全体村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自1987年开始,每年三提五统农业税由集体承担,村民种地实现了零负担;1985年后,两次建学校、两次建祠堂、修公路、安水电,未收取群众一分钱……

2021年4月,西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村集体经济发展有了更多新路径,这不仅让村集体家底更厚,村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2023年,西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收益约160万元,其中为民支出120多万元。

如今,全体村民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都由村委会集体缴纳;6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领取养老金200元,中秋节、春节福利500元;村里结婚、生子、去世、上大学、参军均每人补助2000元;居民家庭财产保险,60岁以上了老年人银铃安康保险,妇女、男性安康保险都由村委会缴纳。

“古老的西关村已成为现代化的新型社区。未来,西关村将继续再接再厉,老百姓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高,生活也会一年比一年好。”西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侯全亮说。


往期回顾: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双张村:从“扶贫重点”到“乡村振兴示范”

【说说俺们的村史】 宁津县龙潭村: 特色种植为600余年古村“添活力”

【说说俺们的村史】齐河县潘庄村:“黄河口上的村落”

【说说俺们的村史】禹城市莒东社区:沉砂池畔的“沙岛绿洲”

【说说俺们的村史】禹城市武庄村:“水乡渔村”景色新

【说说俺们的村史】平原县张官店村:千年“水上古村落”借水焕新颜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州花园村:探花故里 ,花香四溢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大韩村:600年古村绽放文明花

【说说俺们的村史】袁桥镇辛庄村:奋斗出来的幸福村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袁桥村: 依减河而美,借东进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前杨村:昔日贫困村,今天国字号样板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付庄村:因寺得名,赵匡胤在此留下传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宋官屯村:生生不息六百年 城市巨变之缩影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城区五四村:奋斗出幸福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抬头寺村:以寺为脉,延续千年

【说说俺们的村史】乐陵市花园镇王母店村:因殿得名 凭祠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避雪店村:因传说而得名 因区位而兴旺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如果您也想为家乡留住乡愁,

记录演变发展,

欢迎向栏目投稿

邮箱:

9114636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