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坡张村:德州市第一家塑料厂在此诞生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说说俺们的村史
开栏语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为深入挖掘和展现德州村落的传统文化和精神风貌,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即日起德州晚报开设“说说俺们的村史”专栏,以村民口述、记者记录等形式,深入挖掘村风村俗、村规村约、好人好事,敬请关注。

临邑县孟寺镇坡张村西去临邑县城10公里,东与孟寺街、蒋家村毗邻,南与刘寨、解家、后孙接壤,西与大、小马湾及周家相连,北与范楼村隔孟孙路相望。村庄地形地貌特征明显,属于典型的黄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地势自西南向东北略有倾斜,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坡地、平坡地、洼坡地。

近日,记者走进坡张村,通过查阅史书和村民的口述,了解这座村庄的发展变迁。

河北移民建村,代代相传22世

“当年从河北出来的时候是兄弟俩,一个去了济阳,一个来到了咱这里。我们村的村民都姓张,已经代代相传了22世。”据老人张保水介绍,相传在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有张氏兄弟二人自直隶(今河北枣强县)城南关外迁出,老大去了济阳贾家乡薛家坊子安家,老二落居于此。因在漫坡地中安家,故取名坡张家,(也称朴张家,意为朴素朴实的张姓人家),从此开枝散叶,一直绵延至今。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坡张村村民参军热情高涨,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张世显、张世宗、张世亭、张立深、张世文、张立法、张宝祥等踊跃参军,支援前线。淮海战役时,该村还出了担架队、小车队等,出动10余人运送伤员、粮食等,其中张宝善因表现积极,火线入党,是村里的老党员。

在村里老人的口中,记者得知了许多关于抗日英雄的故事。张世友,曾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打潍县(今山东潍坊)战斗中牺牲;张世才、张世润,曾参加第三野战军,1948年11月牺牲于淮海战役;张世连,参加过民兵小队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曾自制手榴弹、炸弹等武器,给予敌人以沉重打击,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后又转投朝鲜战场……

“宁走十里洼,不走坡张庄儿”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村内为了抵御外来入侵,环村挖土修筑土墙,墙宽三米,俗称“围子墙”。村外因挖土自然形成环村的河流,村里还成立了民兵组织,张世连任队长,张世功任指导员,张世木任通讯员,村内民兵组织搞得有声有色,吓得土匪和二鬼子不敢靠近,于是便有了“宁走十里洼,不走坡张庄儿”的说法。

据《坡张村志》记载,1939年,有个土匪外号“关寨子”,这人手使双枪,但不干正事,整日游手好闲,打家劫舍。一天夜里,他曾偷偷潜入坡张村,但被民兵发现,追至队部的一间大房子里,躲在床下,任民兵如何喊话就是不出来。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之际,有人从房顶扔下一颗手榴弹,“关寨子”假意投降,遂扔出一支枪。此时,民兵张世洛正要过去捡起来,被队长张世连一声断喝制止住,“他有两支枪,你不要命了”。

“关寨子”眼看被人识破,于是便从床下叫喊着提着另一支边打边向外冲。此时,张世连躲在门后上去从背后拦腰抱住“关寨子”,其他人也一拥而上夺下他手中的枪支,擒住后,民兵张立升、张世奎将他五花大绑送去临邑县大队,听候发落。据村里的老人说,“关寨子”最后被枪毙了。

发展特色种养植,实现共同致富


建村至今,坡张村的发展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经过历代改造,曾经的部分盐碱地也已成为肥沃的良田。“如今坡张村有耕地2200亩,正在大力发展小麦、玉米、瓜果蔬菜种植及畜禽养殖。”坡张村党支部书记张保成说。

张保成介绍,1966年至1975年间,村里的村办企业曾如火如荼,有蒸枣大棚、地瓜育苗大棚、榨油厂、粉条厂、酱油厂等。1974年,村里还兴办了当时德州市第一家塑料厂,利用塑料颗粒加工塑料薄膜和塑料袋,一时间远近闻名。1976年,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因急需塑料布,村里号召厂中工人加班加点扩大生产,为抗震救灾作出了贡献。1980年,因为乡镇企业建设的需要,塑料厂迁至孟寺街,成为乡镇企业。

2020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号召下,村民自发兴建蔬菜大棚16个,种植西红柿、哈密瓜等,进一步繁荣了村内经济,实现了增收致富。在此过程中,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协调安装电缆、争取上级提供的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帮助。“未来,我们将集中闲散土地,发展边角经济和特色种植养殖,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张保成说。


往期回顾: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西关村:昔日土农村变身洋社区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双张村:从“扶贫重点”到“乡村振兴示范”

【说说俺们的村史】 宁津县龙潭村: 特色种植为600余年古村“添活力”

【说说俺们的村史】齐河县潘庄村:“黄河口上的村落”

【说说俺们的村史】禹城市莒东社区:沉砂池畔的“沙岛绿洲”

【说说俺们的村史】禹城市武庄村:“水乡渔村”景色新

【说说俺们的村史】平原县张官店村:千年“水上古村落”借水焕新颜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州花园村:探花故里 ,花香四溢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大韩村:600年古村绽放文明花

【说说俺们的村史】袁桥镇辛庄村:奋斗出来的幸福村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袁桥村: 依减河而美,借东进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说说俺们的村史】临邑县前杨村:昔日贫困村,今天国字号样板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付庄村:因寺得名,赵匡胤在此留下传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宋官屯村:生生不息六百年 城市巨变之缩影

【说说俺们的村史】德城区五四村:奋斗出幸福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抬头寺村:以寺为脉,延续千年

【说说俺们的村史】乐陵市花园镇王母店村:因殿得名 凭祠而兴

【说说俺们的村史】天衢新区避雪店村:因传说而得名 因区位而兴旺

【说说俺们的村史】庆云县南赵村:抗日“神枪手”故事美名传


如果您也想为家乡留住乡愁,

记录演变发展,

欢迎向栏目投稿

邮箱:

911463691@qq.com